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通讯员 张沛杰 赵海容 韩正彬
春启万象新,沃野展宏图。2025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时,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三农”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在甘肃这片广袤土地上,一场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的农业变革正加速推进,绘就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生动图景。
田间地头的“数字革命”
初春时节,走进庄浪县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排排嫩绿的菜苗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着整枝打叉、查看果蔬长势,一派忙碌的劳作场景。
据了解,该园区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喷淋滴灌、内外遮阳等现代装备,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完美结合。生产过程中,可实现节水70%以上,节肥50%以上,水肥料利用率比传统农业能提高20%到30%左右。
“现在园区配备水肥一体化、4G放风机、智慧卷帘机、运输轨道车,依托大数据控制中心,精确地控水控温控肥,全面实现了智能化。”技术员潘景堂介绍。
2024年,庄浪县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4亿元,建成了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该项目的投产,为设施农业智能化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和规模化水平。得益于先进的管理模式,园区吸引了不少承包户前来置业发展。
产业链上的“数字升级”
在甘州区前进牧业的牧场里,每只牛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一头头带有自己独特身份标识的黑白花奶牛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走上自动转盘式挤奶机,经过药浴、擦拭、套杯后快速出奶。
“牛只进入挤奶操作间时,门口接收器即刻读取数据并传入系统,分析奶牛一天耗量、发情、饮食等情况。集团通过引进‘一牧云’智能管理系统,把不同牧场使用的利拉伐等奶厅和发情监测系统整合连接起来,建立起了高效的信息采集体系。”场长周德龙说,智能饲养管理系统根据奶牛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为每头奶牛制定个性化的饲养方案,确保奶牛获得均衡、适宜的营养,从而提高产奶量和牛奶质量。
近年来,前进牧业以“数智赋能”为核心,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指导生产决策,依托专业营养师团队优化饲料科学配比,引入智能项圈实时监测牲畜健康数据,并系统性优化养殖全流程管理,推动传统畜牧业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成为区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农民生活的“数字烙印”
时下,景泰县漫水滩乡红溪村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已全面成熟。在景泰县丝路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主播们正热情地为粉丝们讲解展示新采摘的普罗旺斯西红柿,皮薄、汁多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大家纷纷点赞下单。
“普罗旺斯西红柿正值成熟时节,我们抢抓销售时机,积极组织企业进行线上直播带货。从目前直播带货情况来看,预计到3月底销售额能够达到30万元左右。”工作人员余晓丽说。
在电子商务创业园的发货仓库内,弥漫着新鲜农产品的清甜气息。工作人员正忙而有序地进行包装工作。“公司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从选品到快递的运输,每一关都严格把控,力求将家乡最好的农产品推向全国。”销售经理张莘娅说。
据了解,景泰县电子商务创业园自成立以来,已吸纳县域内甘肃条山电子商务、西北戈壁农业、丝路荟等35家电商领域企业入驻,上架商品涵盖了景泰县地标农产品以及其他名、特、优、新农产品200余种,年带货821场次,年销售额7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