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通讯员 于仕琪 文/图
“回家路比较顺利,一路畅通,无积雪。”春运回天水过年的王云说。
“服务产品、服务广度越精细,压力就越大。尤其是春运遇到短时强降雪。由于人流量大,汽车和列车增开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行业气象服务至关重要。”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专业预报室主任何金梅认为。
……
2025年为期40天的春运圆满落幕,千里陇原迎来了人员流动的高峰期。
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挑战,甘肃省气象局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精准监测、准确预报、智慧服务”为核心,构建了“全链条、立体化、有温度”的春运气象服务保障体系,为春运保驾护航。
尤其是,1月24日至26日,甘肃遭遇了2025年首场大范围暴雪、寒潮、大风天气,对春运期间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设施农业等造成了较大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甘肃省气象局迅速启动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方案,发挥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班的作用,积极协调部署,尽最大努力减少不利天气对春运的影响。
为此,春运回家路变得温暖畅通了……
精心布网 密织“天地空”立体观测网
为应对道路结冰导致的交通不畅,省气象局精准监测“云山雾海”,确保气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发布。利用14部天气雷达和风云卫星应用,结合地面监测,构建了全要素、立体化的气象观测系统,实现了天气过程的全程无死角监测。
春节前,出现了2025年大范围降温降雪大风天气,局部甚至出现暴雪。这对于春运最大的“拦路虎”——道路结冰导致的交通不畅,危险和麻烦如影随形。
为应对道路结冰导致的交通不畅,甘肃省气象局精准监测“云山雾海”,确保气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发布;利用14部天气雷达和风云卫星应用,结合地面监测,构建了全要素、立体化的气象观测系统,实现了天气过程的全程无死角监测。
在此期间,甘肃省气象局打好提前量,一边启动省级应急响应,组织全省81站开展6个整点时次的地面气象观测应急观测,一面加强气象监测设备巡查,确保各类装备运行正常,气象通信系统状态良好,气象数据传输正常,为春运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备好马、置好鞍”。
提早把脉 准确预报春运天气抢先机
“此次预报的侧重点是不同模式上体现出降水量级等要素的分歧较大。降水特点呈现累积量大、降雪强度强、降雪落区不集中的特点。”兰州中心气象台值班首席预报员介绍。
“气象服务是我们会商决策停运等主动避险的首要条件,也是我们研判分析各铁路线不同路段预警级的基础,同时也是部门调集人员、机具、材料等应急安排的指挥棒。”兰州市铁路局防洪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吴玉哲说。
……
护航春运路,甘肃省气象局提早把脉,准确预报春运天气,抢占先机。
1月24日至26日,甘肃连续遭遇强降温降雪侵袭,1月30日至31日再次迎来降温降水天气。省气象局提前48至72小时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信息专报》《雨情快报》等气象服务材料,为交通部门及时清理主干道、启动融雪除冰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大规模车辆滞留事件的发生。
在此过程中,省气象局特别重点关注暴雪、寒潮对公路交通运输、输电线路、设施农业、畜牧业、城市运行及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做好预报预警,为保障道路畅通、能源稳定供应、农牧业生产安全群众度过祥和春节做好气象服务。
协调联动 无缝隙强化春运服务
“气象服务由定性预报改为定量预报,能够比较客观地研判对铁路的影响及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吴玉哲说。
为做好2025年春运气象服务,省气象局加强与行业部门的会商联动,主动对接省交通运输厅、甘肃警察学院、省公路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围绕高速公路高影响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数据共享、科研技术攻关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同时,启动预警信号全省全网发布,提醒公众出行关注天气信息。
为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省气象服务中心在春节期间两次与省交通运输厅现场连线,发布不同时段、路段的道路结冰预警,精细化程度达到每日提供具体路段的预警,甚至直指途经车辆所使用的具体柴油型号。
此外,省气象服务中心针对电力、管道、铁路、公路、森林草原、流域等重点行业,发布影响预报、风险预警57期,面向全省决策用户发送12379预警短信17万条,发布、更新预警信号809条;面向公众共发布预警短信637条,累计接收133.94万人次。
通过“甘肃微气象”和“甘肃气象”抖音号等途径,省气象局发布图文天气预报预警信息270条,系列科普宣传视频及短视频170期,对高影响天气过程的影响区域、时段、降水量和积雪深度做出详细预报和解说,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图文资讯及视频浏览量达836万。
2025年2月22日,当最后一列春运列车驶入兰州站,当远行的游子推开家门拥抱团圆,属于甘肃气象人的“春运大考”圆满结束。省气象局以精准的预测、暖心的服务交出了一份“零重大事故、零服务盲区”的优异答卷。
春回大地,气象万千。今后,全省气象人将继续以气象护航归途,用责任温暖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