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芳 卢璐 许洁 文/图
2025年,民勤县精心构筑三道防线,持续打好“三北”攻坚战,打造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3.35万亩、工程固沙12.6万亩、退化林修复9.6万亩,建成闭环围合的绿洲锁边林带,为全面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贡献“民勤智慧”。
民勤县栽桩石春季治沙现场。
在民勤县栽桩石春季治沙现场,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高峰和民勤县三角城林场副场长聂小波在沙槽旁向治沙团队演示:“该区域西风居多,麦草根部要朝西风方向,尽量放在沙槽中间……”说话间,他们已将一捆麦草铺设在新开凿的沟槽,沙粒随铁锹翻飞形成规整的V形断面,随即隆起抗风脊线。
“我们按照因地制宜、以水定绿、适地适树的原则,规划采取工程固沙+人工造林+草种补播措施对该区域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已完成该区域工程固沙13.16万亩,3月份栽植梭梭、沙拐枣等沙生灌木;抢抓雨季撒播黄蒿、沙米等草种,常态化落实抚育补水等后续管护措施,构建完善的绿洲锁边保护屏障,防止沙源扩散。”聂小波介绍。
民勤县栽桩石春季治沙现场。
高标准编制防沙治沙规划,实施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等国家重大工程,加快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近年来,民勤县持续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缩减”。
种下一株树苗,培植一方绿土。连日来,全国各地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响应“请到民勤种棵树”的号召,来到民勤县昌宁镇,与当地村民一起在草方格种植梭梭、红柳、花棒等沙生植物,以绵薄之力助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黄沙与青春碰撞间,一场“指尖公益”正转化为守护生态的坚实行动。
“我在‘种梭梭的马哥’抖音号上看到了‘请到民勤种棵树’的号召后,加入了种树聊天群。这次坐高铁过来,我要把梭梭苗扎根沙海的画面传到网上,让更多人听见民勤的绿色呼唤。”青年志愿者张沥文边拍摄治沙视频边说。
目前,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多万亩,320多万亩天然沙生植被在封育中重焕生机,构筑起捍卫绿洲生态安全的立体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