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熊皎 文/图
发展乡村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而集约化生产正成为一股强大的新“动能”,推动着乡村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古浪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集约化生产模式,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品牌化转型,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开展春耕作业。
连日来,在裴家营镇裴家营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地头涌动着春耕热潮,机械轰鸣声接连不断,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村民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春耕作业,大家分工合作、忙而有序,大片平整的土地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以前这一片土地高低不平,灌溉也不方便,现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变得规整,灌溉排水系统一应俱全,机械作业畅通无阻。”裴家营村村民王顺迪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集中连片的田块,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优良条件。同时,配套建设蓄水池、滴灌设施,实现了节水与增产的“双赢”。目前,古浪县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80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的64%,不仅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而且有效提升了土地的产出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古浪的农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让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日光温室产业也如同璀璨新星般冉冉升起,成为集约化生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有力支撑。
爱民新村油蟠桃大棚。
在干城乡爱民新村的设施油蟠桃大棚内,桃花竞相绽放、娇艳动人,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孕育着丰收的新希望。
看着桃花盛开长势喜人,种植户康相山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告诉笔者,这一切都归功于林果中心的技术人员,“今年是我第一年种植油蟠桃,一共种了10个大棚,林果中心的技术人员每天都会到棚上进行技术指导,教我怎么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有信心把棚种好!”
群众满意的笑脸、不住地称赞,就是古浪县大力发展特色日光温室产业交出的成绩单。目前,古浪县已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5万余座,并通过抓示范、强科技、延链条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而在日光温室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这一产业繁荣的背后,育苗产业功不可没,育苗作为果蔬种植的起始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后续移栽的成败,优质的幼苗是产出优质果蔬产品的基础。
永丰滩镇益农蔬菜育苗中心。
在永丰滩镇益农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大棚内,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育苗盘内娃娃菜、甘蓝、辣椒苗从土壤里呼之欲出,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春耕在即,合作社2万多平方米的育苗大棚正在同步推进育苗,完成了订单育苗接近5000万株,预计三月中旬就能进行定植。同时我们在大棚里还配备了自动喷灌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能够确保幼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永丰滩镇益农蔬菜购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世民说。
从高标准农田的“仓廪实”,到日光温室的“产业兴”,再到育苗产业的“根基稳”,集约化生产模式已深度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乡村迈向繁荣的生动实践。古浪县将继续紧握集约化生产这把“金钥匙”,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深化科技创新,强化人才培育,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