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橘老汉”35载“荒坡”点绿成金,化青为银
2025-02-24 10:13:21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微信图片_20250221162622.jpg

田济明查看橘子长势。

微信图片_20250221162632.jpg

“金果”挂满枝头,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刘玉玺 石皓 韩露

“在我有生之年,盼着能看到‘野狐沟’山青水绿。”60岁的文县尚德镇种橘人田济明,望着亲手打造的橘园和奔腾不息的白水江河谷,目光中满是岁月沉淀的感慨:“三十五年过去了,橘子红透了,山头也绿了!”

初春时节,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的“野狐沟”生机勃勃。蜿蜒曲折的山路旁,柑橘树枝繁叶茂,沉甸甸的“金果”挂满枝头,有的甚至因不堪重负而低垂下来。60岁的田济明,每天都到这片“绿色王国”中“巡山”好几趟,来看看山坡上自己最珍视的这些“孩子”。

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生活压力所迫,使田济明作出了改变。他毅然放弃村民们普遍种植的作物,踏上了种植经济林的探索之路。谁也没想到,这一决定开启了他长达三十五年“居家”深山的坚守,让“小伙子”变成了“橘老汉”,但日子不仅好了,还留下了一片青山。

田济明说,“起初,我在山下试种了80多棵桃树,蜜桃成熟时,每斤能卖1.2元,而当时的玉米、土豆只卖几分钱到一毛多钱。”初次尝试便尝到甜头,这让田济明坚定了扩大种植规模的决心和信心。

1991年,田济明将目光投向那片野狐狸时常出没的荒山。他开始在这里修路造田,并从外地引进十多个品种的桃树进行栽植。“那时候,山上只有羊群踏过的小道,不好走,树苗、肥料和灌溉用水等全靠人工背上山。”他的回忆满是当年的艰辛。

1992年,田济明凭借铁锹、钢钎、锄头、篼子等农具,硬是开辟出一条勉强能通行三轮车的小路。这条小路对他而言具有“历史意义”,不仅是通山之道,更是希望之路,最起码可以“光明正大”地走路了,不再担惊受怕了。

1993年,桃树迎来丰收,每斤3.5元的价格,让田济明一天的收入超千元。那时,当地普通干部月工资仅有300多元。一时间,跃升为文县藏在深山里的“富豪”,算是当地第一批“吃桃人”“先富起来的人”。

2000年后,田济明又将目光“盯”到橘子种植上。他开始大规模试种不同品种的橘子树,“面积虽不大,但能给周边群众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他说,只要有新品种,他都会率先尝试,一旦发现适合当地种植的,便介绍给本村和周边村社的乡亲。

为了把橘子树种好,他索性把家搬上了山。起初,山上没有通电,冬日里没有取暖的炉子,只能靠柴火抵御严寒。孩子上学,要沿着蜿蜒山路往返奔波。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心扑在橘园上。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此地,距离他橘园千米之外的山泉水被“震没了”,灌溉和生活用水成了难题。田济明没有退缩,他和工人们背着沙子上山,在山顶和半山腰修建蓄水池,将白水江的水引到山上。

2013年,有了卖橘子的积蓄,田济明又决定拓宽山路。这个时候,他已具备雇用挖掘机的能力,不再完全依赖人工。随着山路逐渐拓宽,当地政府又出资将道路水泥硬化。从此,他的橘子能够更便捷地“出山”,很多客商慕名而来,在“地头”就完成了交易。

村民们看到效益后,纷纷效仿“老田模式”。如今,田济明在当地声名远扬,也积累了一定财富。但他在发展“经济林”的同时,不忘种植“生态林”,“用卖橘子的钱,来搞绿化。”三十五年来,约6万棵树木在野狐沟安家落户,见证着这里“荒坡”向“绿色”的变迁。

在田济明橘园的“安房”前,他还发展起了“生态养殖”。近20平方米的蓄水池里,数千上万条“锦鲤”欢快游弋。“养锦鲤既好养又能肥水,还不愁销路,客户上门就买走了。喂鱼产生的肥水能用来浇灌橘子树,节约肥料成本。”这一“生态循环”模式,彰显着他的智慧与远见。

田济明坦言,过去种树是为了养家糊口,如今孩子们都已独立,生活无忧。他不再执着于给孩子们留下多少财富,而是希望为后人留下一片青山。“经济上我或许不算富有,但从绿色财富来讲,我感到很富足。”

三十五年的坚守,田济明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绿色赞歌。如今,他仍在不断尝试“新品种”,希望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持续为荒山荒坡披上绿装。

站在半山腰环望,山路何止“十八弯”!蜿蜒的山路即便已经硬化,但有些陡坡车行进上来显得非常“吃力”。难以想象,曾经只有羊肠小道的荒山,田济明是如何一步步开辟出致富与绿色共生之路的。

点绿成金,未来可期。在“橘老汉”田济明的带动下,文县将会涌现出更多扎根乡土、播撒绿色希望的“橘老汉”,让更多的荒坡荒山实现“点绿成金,化青为银”,绘就乡村振兴的最美绿色画卷。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