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沛杰 文/图
初春时节,走进庄浪县良邑镇大坪村高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一垛垛草料整齐码放,散发着清新的草香。合作社负责人杨高亮正专注地为牛拌饲料,动作娴熟而利落,妻子李书琴则在一旁为牛添饲料,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忙碌而有序,圈棚里的平凉红牛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毛色光亮,膘肥体壮。
李书琴为牛添饲料。
杨高亮夫妇是村里的养殖能手,养殖经验丰富。他们早年养过猪,还曾在外省的养殖公司担任管理人员,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近年来,借着牛场改革的良好契机,夫妻二人果断将目光聚焦于牛产业,走上了合作社养殖的“牛”路子。
看着合作社的牛,李书琴感慨道:“我们两口子从前年开始养牛,畜牧中心每次的培训我都认真学习,现在对养牛的喂料、喂水,怎么防疫,全部掌握,希望今年把牛养得又肥又壮,尽快出栏,获得收益。”
几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自身的勤学好问,李书琴逐渐掌握了肉牛养殖的关键技术,他们的养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靠着勤劳的双手,他们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帮助村里群众、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成为村里的“牛”专家。
“我场现在存栏平凉红牛266头,去年以来产犊三十余头,为了节省牛场开支,我又承包了150多亩土地,种植饲草玉米。”杨高亮说。
如今,勤劳肯干的杨高亮夫妻二人通过养牛,日子越过越红火,干劲越来越足。展望未来的养殖之路,他们满怀信心,正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