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梁霞 文/图
1公斤干艾草卖2.5元,加工成二道艾绒1公斤可卖12.5元,加工成黄金绒1公斤可卖150元。
这是民勤县东坝镇艾草的最新价值链。
药材就地加工,药材变药“财”。近日,在武威市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阵阵艾香沁人心脾,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工人们将一捆捆晾晒好的艾草送入机器,经过粉碎、筛选等工序后,变成了各种规格的艾绒、艾渣等产品。
艾草就地加工。
“公司在东坝镇种植的3000亩艾草喜获丰收,亩产量达1.5吨,经过初次加工销售,产值预计能达到2000万左右,现在3条加工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加工的艾绒、艾灰、艾渣主要销往全国各地的药业集团,都是订单销售。”武威市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斌瑞说。
谚语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草被称为“百草之王”,是中医理疗常用的一种药草,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艾草加工生产忙。
做出特色、做响品牌,是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东坝镇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着力建基地、扩规模,重示范、强管理,抓配套、延链条,树品牌,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以药兴产、以药促收、以药富民。
“民勤的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宜艾草生长,通过我们在东坝镇和大坝镇的种植情况看,艾草种植用水量少,产量可观,有效成分含量高。”吴斌瑞说。
各种艾草产品。
成片的艾草喜获丰收、培育的新苗长势喜人、艾草加工车间热火朝天……在东坝镇,艾草种植蓬勃发展,乡野田间,艾草种植、管护、采收、加工、销售等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循环,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致富,一条条艾草产业链,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链”。
下一步,东坝镇将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扩大艾草种植面积,加强技术服务和市场对接,培育本土艾草品牌,完善联动机制。同时,东坝镇将做好产业深加工,增加艾草的附加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真正将艾草产业打造成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