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一览非遗年
2025-01-16 10:28:43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非遗之美,熠熠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过好春节”成为大家团圆祈福的期盼,更是对厚重文化内涵的传承。

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怎么过?甘肃以多彩的庆祝方式给出了答案。

1月14日,由甘肃省文旅厅在武威市主办的“我们的春节·人类的非遗——甘肃非遗贺新春”暨2025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武威启动,拉开了全省2025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四季购物月”系列活动的序幕。

活动开场,一曲悠扬婉转的《西凉乐舞》翩跹而起,舞者们以灵动的身姿展现出陇原儿女的如火激情。紧接着,华锐藏族民歌《酒曲》、华锐则柔《阿华则》以独特韵律与舞步,呈现出别样的民族风采。穿插其中的凉州贤孝《夸甘肃》、民勤曲子戏《兄妹观灯》《永昌滚灯舞》等充满地域特色的非遗曲艺舞蹈更是活灵活现、精彩绝伦,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了甘肃非遗文化的绚丽世界。活动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的表演中进入尾声,给观众留下了洒脱豪迈的余味。

近年来,全省不断加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与传播普及力度,连续多年举办“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等春节主题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显著提升了春节期间甘肃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浓郁节日文化氛围。

在华亭木版年画非遗项目传承人张瑞的非遗年货摊位前,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前来参观、选购的人被一幅幅精美的木版年画所吸引。

“这是咱们非遗作品木版年画,今天展出的都是以我们传统‘门神’为主要题材,这些门神画,承载着咱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张瑞介绍,木版年画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年画色彩艳丽喜庆,人物刻画细致充满神韵。服装上的花纹、色彩的搭配都散发着浓浓的民俗风味儿和喜庆年味儿,最能体现中国年的味道。

同样,在定西剪纸的非遗摊位前,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呆萌的十二生肖、生动的花鸟鱼、复杂精细的山水画、国宝大熊猫、福字等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凝聚匠心,尽显传统技艺魅力。

定西剪纸源远流长,历代相传,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其艺术造型既有江南剪纸的纤秀与精细,又有西北窗花的粗犷与奔放,是群众性的民间艺术形态,用剪出美好来寄托无尽的向往和祈盼。

“剪纸艺术,是咱们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沉淀的文化结晶,更是熠熠生辉的瑰宝。传承创新、继承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传承人的职责与使命,我想用自己的手艺把定西剪纸以及深厚的乡土文化永久地传承下去。”定西剪纸非遗项目传承人付忠民说。

据悉,2025年春节、元宵节前后,我省各市州将围绕“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我的家乡年”视频直播等主题,开展 270余场线上线下活动,涵盖非遗传承实践、传播展示等内容。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