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高素云
“您身体还好吧?需不需要什么帮助?”“天冷了,把炕烧热,衣服穿暖和。”“我过两天再来看您,有啥事就给我打电话。”……一声声叮咛,一声声嘱托,是凉州结对关爱干部走访探视结对关爱对象的缩影。
结对关爱干部走访探视结对关爱对象(资料图)。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马艳 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结对帮扶·爱心凉州”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在凉州大地上,一场温暖而有力的结对关爱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诸多暖心举措落地生根,为特殊困难群体撑起一片爱的晴空,不断书写着民生保障的新篇章。
用心用情 传递大爱暖流
结对关爱,传递的是爱心,营造的是希望。
凉州区西大街达府社区60多岁的达锦老人因儿子患有身体残疾,加之自己年迈多病,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凉州区财政局的结对干部定期上门走访,与老人拉家常、话冷暖,在长期的交流沟通下,老人与结对干部建立了浓厚的情谊,老人生活上有人关心,心里话有人倾听,每每见到帮扶干部,老人紧握她们的手,眼里满含深情。
结对干部定期上门走访(资料图)。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马艳 摄
“结对干部每次来都非常热情,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达锦老人说。
用真情结对,让关爱延伸。结对关爱行动开展以来,凉州区确定结对干部6080人、“三类对象”6080户6633人,对全区符合条件的关爱对象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全区各级干部和爱心人士主动担负起“结对帮扶·爱心凉州”工程建设的使命责任,用心用情用力结对帮扶,真心真意真情结对关爱,从物质帮助到教育引导、从心理疏导到精神陪伴,真正把“温暖”送到了每一位关爱对象的心坎上。
倾情倾力 提升关爱质感
2024年8月,当凉州区残联把一辆电动轮椅配备到了凉州区柏树镇顾家庄村顾慧婷家中时,因车祸失去双腿的顾慧婷倍感温暖。
为结对关爱对象适配轮椅(资料图)。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马艳 摄
“我们在得知信息后,首先为孩子家里做了无障碍改造,以方便孩子生活。因为孩子还在上学,我们第一时间配发了一辆电动轮椅,让孩子上学不受影响,然后又联系为她配了假肢,现在孩子可以借助辅助器具正常上学了。”结对帮扶干部张岩说。
“家里烧火炕要多注意通风换气,炉子跟前千万不能堆积易燃物品,冬天取暖可得注意安全!”在凉州区丰乐镇昌隆村村民陈菊林家中,镇上干部与陈菊林一家拉着“家常”,宣传防火防灾知识,确保安全过冬。
“我们通过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关爱对象的生产状况、生活情况,对他们实际存在的困难进行记录,以便于后期对其给予帮助,同时查看结对关爱对象的居住环境,让他们随时注意用水、用电、取暖的安全隐患,并送上了清油、大米等慰问品,鼓励他们保持健康心态、勇于面对困难,提振生活信心。”丰乐镇干部李文蓉说。
作为一项德政民心工程,“结对帮扶·爱心凉州”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凉州区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精细化推动爱心凉州建设走深走实。自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凉州”工程建设以来全区结对干部共开展联系交流77943人次,开展走访探视55871人次,帮助解决困难11989个,帮办实事22393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449.58万元,为869名结对关爱对象适配了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512名结对关爱对象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437名结对关爱对象提供寄宿、居家、日间照料托养服务。
微光成炬 凝聚爱心合力
微火成炬,每一分爱心的汇聚,都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2024年金秋时节,凉州区下双镇于家湾村六组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于朝瑜,圆了大学梦。在享受喜悦的同时,共青团凉州区委也将助学资助金及时发放到了考取本科的于朝瑜手中。
发放助学资助(资料图)。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马艳 摄
“高考录取后,我接到了团区委的电话,得知有一万元资助金可以帮助我解决学业负担时,我非常高兴和激动,这不仅减轻了上大学的负担和压力,也让我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于朝瑜说。
凉州区全要素汇聚爱心公益力量,拓宽爱心凉州建设新路径,广泛动员慈善组织、爱心人士、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结对关爱工程,设立了“爱心凉州”基金。截至目前共收到捐款784.935万元;2024年为结对关爱对象中考取大学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捐赠资金(含物资折合)87.1万元,关爱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是凉州区倾情倾力为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办实事、解难题的生动写照,更是“结对帮扶·爱心凉州”工程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的有力见证。
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手拉手的沟通、心贴心的帮扶,汇聚着暖流,传递着大爱。在凉州大地,善行善举不断涌现,爱的故事仍在不断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