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谢正民 胡志强 文/图
今年以来,泾川县太平镇始终坚持“群众事情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将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核心目标。通过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方法,太平镇致力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化解村民纠纷。
网格治理,巧解群众烦心事
“马支书,没有村上出面调解,我们地畔纠纷的事情可能现在也解决不了,这个事情多亏了村上。”寨子洼村的马某与贾某在和村支部书记马海军聊天时感慨道。
原来,网格员马广军在巡查中了解到,村民马某与贾某因地畔问题发生争执。得知两家多次争吵未果后,村上主动介入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这只是太平镇网格员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太平镇不断巩固拓展主动创稳工作成效,以“小网格”为工作切入点,大力推行“党支部+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全镇共划分管理网格94个,配备网格员94人,组建志愿服务队15个,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通过一张网格,实现了“一网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至今,全镇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1起,成功化解151起,化解成功率达到100%。
笔直的乡村道路。
道路修缮,铺就群众幸福路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积水,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好了,路面平坦又宽敞,下雨天再也不用愁出行问题了,晚上出门都放心多了。”周家村村民周永红说。
太平镇聚焦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出行难”与“特色产业路连通”问题,积极争取村组道路硬化和产业道路砂化项目。
至今,已硬化周家村村组道路2.15公里,七千关村村组道路1.3公里,盘口金银花基地砂化路2.5公里,崖窑村、三星村排洪渠2.5公里,有效补齐村级基础设施短板,全镇村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乡村环境整洁。
环境整治,扮靓乡村新颜值
“以前我们这里环境很差,房前屋后的柴草堆到处都是,现在好了,环境变好了,路面也干净整洁了,我们的生活也更舒心了。”荒场村村民曹某感慨道。
太平镇不断深化和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立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人居环境整治包抓责任机制和河道“摸排+巡查+督办+清零”的管护机制。积极推行“每周一、三、五常态保洁、每月15日集中整治”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红黑榜”“积分超市”“最美庭院评选”的激励与监督作用。
同时,该村通过定期曝光问题、打分评比以及督查通报等措施,推动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融合提升,不断擦亮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据统计,年内累计编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7期,评选最美庭院122户,集中开展环境整治12次,清运垃圾360吨,拆除残垣断壁106米、危旧房屋38间,整修林床94.3公里,抚育行道树1.8万株,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