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老家治丧不收礼
2024-12-24 10:49:24 来源:甘肃农民报 作者 张传发

12月6日清晨,堂弟传玉电话过来,“明道叔叔今天早上过世了!”听罢,我立马打电话给明道叔叔的儿子,也是我的堂弟张军,说话间我有些哽咽,明道叔一贯对我这个侄儿关爱有加。随即,我在微信转去一笔钱,张军说,“大哥,你的心意我们领了,礼金一概不收……”

短短4个月内,我们家族3位老人去世。前不久,传玉的妈妈仙逝,我也同样给传玉汇去一笔钱,老弟同样也是“都不收!”其实,今年9月,我的父亲去世,我们也是“不收礼”的。

早在数年以前,同村倪进富老先生去世,他的儿子倪秀武主持丧事时,也是“一概不收礼”的。

老家新风尚,治丧不收礼。

“巴根草,根连根,不是远亲即近邻”,过去,在我们老家,哪家老人去世了,本村的,邻村的,还有外地的亲友,家家都来慰问,户户都有随礼。凡来人吊唁的,子女每每下跪收礼,一连数日守夜;等到逝者下葬那天,摆上五六十桌酒席,不在话下,那期间,一个字,“累!”

市场经济环境下,老家不少年轻人远走他乡,如果游子回乡治丧还收礼,有时候,人家老人过世了,你可能并不知晓,这也“难以还情”。因此,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家移风易俗,治丧不收礼。

不收礼,不等于不治丧。家有老人去世,亲朋好友,乡里乡亲,该来吊唁的照样前来吊唁,“一概不收礼了”,这样也好,省去了你我他之间“礼金轮流转”。

不收礼,不等于不孝敬。家里上人去世,酒席少办,减轻下人“劳民伤财”,这应该是老人生前所希望的;反过来说,人死了以后,“大操大办而风风光光”,逝者得益几何?毕竟,“一次生前孝敬,胜过万次扫墓”。(张传发)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